长沙县教师段贤清入选全国首批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
◎星沙时报记者 文雅丽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人选的通知》,公布首批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入选教师600人,长沙县第一中学教师段贤清入选。
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段贤清扎根教学一线,以校为家,致力于数学教学与科创教育,先后荣获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十佳科技教师等多项荣誉,其创客工作室更成为学生创新实践的摇篮。他不仅用精妙的数学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更以科创教育为农村学子铺就了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教具点亮课堂,科创教育润物无声
2025年7月3日,在长沙县一中高一数学课上,段贤清带着他发明的“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智能情景化教具”走进课堂。山峦模型、坐标牌、智能语音播报系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的场景,学生们在互动中轻松掌握解题方法。
“数学需要创新思维,学生理解困难,我就想办法让知识‘活’起来。”段贤清说。

这只是他创新成果的“冰山一角”。自2016年以来,他个人已获得8件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指导学生斩获35项专利。在他的创客工作室里,摆满了师生共创的科技作品:基于5G网络的交通信号灯故障智能更换预警装置、人工智能淋浴氧气安全系统……每一项发明都源于真实的生活痛点,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教育中去”的理念。
身兼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以及班主任工作,段贤清每晚仍雷打不动地到创客工作室指导学生。为了不错过学生们的每一个创意火花,他还在工作室安装了摄像头和录音设备,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为学生们及时提供线上指导。
这样的辛勤付出也让他收获了诸多荣誉,获得了省十佳科技教师、湖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长沙市创新教育先进个人、长沙县第三届道德模范等称号,但段贤清最看重的,还是能真正为学生成长带来帮助。
以校为家廿五载,育人初心不改
段贤清从教25年,担任班主任15年,其中12年坚守在高三毕业班岗位上。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他曾穿上校服“混”入学生中间,甚至“偷睡”在调皮学生寝室,只为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声音。他所带班级月评始终是一等奖,高考成绩常年名列前茅。

除了教学与科创,段贤清更以爱心和行动践行育人使命。他组建爱心团队,全额资助孤儿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并顺利升入大学,还为一些困难学生支付学杂费,学生生病时他亲自送医并垫付医药费。
段贤清始终奉行“站在未来的角度思考,面向世界的方向前行”的教育理念。他察觉到应试教育下学生创新能力的不足,在 2016年9月,便向学校提议开展创造发明教育,致力于拓宽学生思维边界。
针对学生创意生成及创新能力短板,段贤清依托创客工作室,探索城乡科技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首创“平台教学”理论,并构建“基于平台教学的课堂设计”模式,该模式已在长沙县各城乡中小学推广,有效推动了城乡科技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长沙县段贤清创客工作室首席名师,他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教师培养,基于开源硬件设计开辟创新教育新路径,在全县开展了60多场科技教师专题培训,于全国、省、市、县进行的培训及讲座更是100余场,让科技创新的理念在更多教育工作者心中生根发芽。与此同时,他还非常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先后指导曹国斌,李月等多位老师在各级各类赛课、课例比赛中斩获奖项。
在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不少孩子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成长环境受限,早早便被贴上“命运既定”的标签,他们或许有着聪慧的头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却可能因缺乏引导而迷失方向,甚至错失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
而农村教师,正是能为这些孩子打破桎梏的关键力量——既能点亮个体的未来,又能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每一份在教育上的付出,都能化为改变的力量。看着孩子们从迷茫走向坚定,用自己的努力改写命运,这份成就感无法替代。”这便是段贤清选择教师职业最纯粹、最坚定的初心,也是他多年来在教育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