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中德金融汽车合作对接会在长沙经开区举行
投资中国·中德金融汽车合作对接会在长沙经开区举行
搭建产业对接桥梁
携手探寻中德汽车合作新机遇
星沙时报11月16日讯(记者 杨源)11月15日,投资中国·中德金融汽车合作对接会举行,德国汽车产业代表团一行来到长沙经开区,聚焦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架构交流互动桥梁,深入开展务实合作。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于广生,湖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素月,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蒋红波,区领导赵文骄参加。

汽车产业是中德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汽车产业也是长沙经开区的首位产业。此次汽车合作对接会,旨在搭建中德汽车产业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平台,秉持互利合作理念,共同探寻产业变革下的合作新契机。
活动中,长沙经开区推介了园区发展现状、产业基础及政策优势,诚邀企业代表来区投资考察、深化合作。多名德国企业代表,以及蓝思科技、芯盛智能2家园区企业代表分别发言,围绕各自企业的专业领域和独特优势作主题分享,畅想中德汽车企业合作新模式、新方向。

刘素月表示,德国是湖南在欧洲的最大投资和技术合作伙伴,是湖南推动制造强省战略的同行者。德国工业4.0的严谨基因,与湖南制造基地的创新活力深度融合,结出了丰硕成果,双方合作正加速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期待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搭建一座汽车产业的金色桥梁,让德国的先进技术、优质项目与湖南的产业生态、市场空间精准对接,希望大会能成为湘德合作的创新孵化器和项目的加速器,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低碳制造等新赛道上催生更多合作成果,助力双方抢占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于广生指出,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为全球产业与金融合作提供了支撑,也为中德企业携手拓展新技术、新市场、新领域注入新活力。汽车产业作为中德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合作领域,正由传统驱动向创新驱动、由制造驱动向“制造+金融”协同加速转型,中德汽车产业协同合作也不断加深。近年来,长沙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方向,加快推进智能驾驶、动力系统轻量化等技术研发,同时构建多层次产业金融支撑体系,正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汽车制造与金融合作高地。中德两国企业以长沙作为新的合作平台,在技术创新、供应链协作、智能装备制造和金融支持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对接,为中德企业与金融产业合作注入新动力、创造新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