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 | 长沙县水业集团:兴水治水 强基惠民
◎文/杨源
水如明珠,璀璨夺目。铿锵水业,润泽星沙。循看时序轮替,始终不变的是水业奋斗者的身姿;触摸历史坐标,始终清晰的是水业奋斗者的步伐。
回顾过去的2024年,长沙县水业集团始终保持奋楫者的步伐和勇进者的姿态,围绕做强做优“两水”主业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国企改革与进取的激流中,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答卷”。
焕发“水动能”
党建聚力拉动发展强劲引擎
“集团上下要统一思想,坚决完成国企改革年度目标;坚决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坚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民生福祉;坚决提升形象素质,形成新质生产力。”去年年底,长沙县水业集团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集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共计200余人,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学习研讨,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年来,县水业集团坚持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两水”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夯实思想根基,凝聚发展共识,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围绕党建与业务双融互促,县水业集团实施“党建聚合力”书记创新项目,启动“水润民心”党建品牌创建,以党建品牌“一根针”穿起生产经营工作“千条线”。集团党员、干部职工参加防汛抗洪、入户服务、扫雪除冰等志愿服务活动266人次;实施蒲塘村山泉水入户工程等,下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60余次,让农村百姓笑容更多、心里更暖。紧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通过精准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巩固政治生态的“防护屏障”,深入推进“清廉水业”建设。
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县水业集团牢牢站稳长沙县农村“两水”工作主战场,建强农村供排水主力军,以坚强党建保障完成国企深化改革提升行动阶段目标,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这一年,水业党建品牌不断擦亮,在红色力量的凝聚下,高质量发展展现出底气足、劲头猛、气象新的蓬勃态势。
做足“水文章”
立足主业筑牢民生保障基石
只有将民生实事办到心坎上,才能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直以来,长沙县水业集团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民生办实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用上稳定干净的自来水,夏季再也不愁没水喝,用水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立足供水主责主业,长沙县水业集团加快推进农村供水管网建设,积极改善居民饮用水条件,集中力量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2024年新增用户2967户,新增解决1.54万人的用水问题,有效保障农村地区32.09万人饮水安全。
为助力水环境质量改善,县水业集团2024年各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实现全年连续运行、出水达标、污泥处置、安全运行4个100%,助力两河流域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标率100%,浏阳河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年度累计处理污水1645万吨,日均处理量约4.5万吨,主动扛牢生态环保政治责任,中央环保督察实现零信访、零交办,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强化科技创新,用新质生产力赋能塑造“两水”发展新优势。聚焦先进供排水工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水厂抽取回用水池上清液装置”获得国家专利,目前共取得3项专利证书。聚焦智慧水务建设,建成“服务中心-乡镇-村”三级供水DMA分区,完成1508公里主管网勘探、283套流量压力监测点新建和345套智慧消火栓更换,降低管网漏损成效明显,供水产销率提升至68%。聚焦供水标准化管理体系,乌川水厂创“2024年度省级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省级标准化水厂已达3座。
借科技之翼,“两水”事业正加速向“新”。
释放“水潜力”
改革攻坚提质增效再立新功
无改革不星沙。赶考路上,长沙县水业集团改革步履铿锵不停。
这一年来,县水业集团坚持把改革作为“第一动力”,在提质增效、推动转型上励精图治,推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以公司章程为基础、以“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为总纲、以“三会一层”议事规则为框架、以业务管理制度为支撑的“1+2+N”制度体系,外部董事配备到位,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全覆盖,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
实施“减员增效”,内设机构及人员实现“双减”,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不断优化;开展市场化薪酬改革,提升绩效工资占比,建立“效益增工资增、效益降工资降”的市场化分配机制,突出差异化考核,创新探索项目包干制,强化绩效考核与薪酬、效益联动,实施末位淘汰,打破“铁工资”“铁饭碗”。
这一年来,县水业集团围绕水的上下游,进行全产业链条、全过程延伸,从不负使命、艰苦创业,到改革先行、以水养水,再到多业并举、快速发展……迈出了市场化转型的重要步伐。
“我们的矿泉水富含锶、锂、硒和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及有益矿物质,是符合消费者健康饮水追求的真正好水。”拼市场、抢效益,水业成功闯入包装饮用水赛道,创建了“湘涧”“星耀三湘水”“慧润泉”三款包装饮用水品牌,精心打造天然苏打水高端品牌,建立经销商架构体系,销售客户辐射300多家。
结合“两水”技术团队优势,落地实施星城颐养公寓、星沙医院、县交通局、松雅湖小学等6个管道直饮水项目,承接水利工程日常养护、污水管网清淤、物业管理服务等市场化项目32个。积极转型向空间要效益,在临空污水处理厂、金井水厂等6个厂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收益550万,集团年度纯市场化业务营收超2000万。转型步伐更加坚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2024年底,经国内权威评级机构评审,长沙县水业集团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是湖南省首家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的农村水务企业。
抢跑“水项目”
精准高效布局抓好奋进航向
2024年12月12日,长沙县召开新闻发布会,湖南省地质院、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湘雅医院和长沙县政府联合认证、共同官宣了位于路口镇的优质温泉——麻林温泉。
过去一年,长沙县水业集团积极参与路口镇温泉资源开发,着力打造“温泉+森林”为主题的配套功能国际社区,目前项目初步策划方案已形成,温泉配水管网工程完成主体建设,锦绣公园酒店改造、第二口探采结合井开采等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中,实现稀缺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释放发展新动能。
集团切实抓好县域“两水”基础设施建设,为长沙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星沙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是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光伏能源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能力远期15万吨/日,执行《湖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T1546-2018)一级标准。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全县截污治污结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长沙县水业集团把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高标准、高品质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重点实施5个打捆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4.867亿元,完成投资比率100%,发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5.73亿元,完成比率100%。其中:毛塘铺污水处理厂、脱甲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调试运行工作,即将正式投产;星沙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集镇供水管网改造与自来水提升工程(一期)全部完工……打好争资争项“主动仗”,成功获批专项债资金7.6亿元,全力申报中央预算资金1.9亿元,争资工作成效显著,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时代海潮,浩浩荡荡,不断向弄潮者追问着新的历史命题。长沙县水业集团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持续聚焦主责主业,践行国企使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以实际行动为长沙县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贡献水业力量、彰显国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