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刷脸”吃饭 “数据”配菜

长沙县金井镇破解机关食堂浪费难题,引领“光盘”新“食”尚

      ◎星沙时报记者 吴杰

      近日,走进长沙县金井镇政府机关食堂,午餐高峰时段秩序井然。干部们在入口处“刷脸”完成身份认证后取餐。这便捷操作的背后,一个强大的“数据大脑”正悄然运转,精准管理就餐秩序,更通过深度数据分析和回溯,成为破解机关食堂浪费难题的“金钥匙”。

      “今天中午就餐100多人,米饭蒸4盘刚好。辣椒炒肉备量增加15%,水煮鱼减量。”金井镇机关食堂管理员陈磊看着“刷脸认证就餐”反馈的实时数据,向后厨发出精准指令。“以前备菜像‘开盲盒’,现在心里有底了!这个系统就是精准供餐的‘智慧大脑’。”陈磊说。

      曾几何时,“舌尖上的浪费”是该食堂的“顽疾”。泔水桶一到饭点就堆得冒尖,一天需多次清理;“眼大肚小”、打多倒多成常态。备餐也常陷入尴尬,有的菜供不应求,有的却大量剩余被倒掉。

      转机始于一场深刻的作风“体检”,在金井镇党委组织的“作风效能大家谈”活动中,“机关食堂浪费”问题被多位干部直言提出。“作风建设关键在行动,在从‘被管理’向‘主动做’转变。”镇党委书记章李点明核心。一场聚焦“光盘”、贯穿就餐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革命”迅速展开。

      如今食堂内外,“粒粒皆辛苦”等标语醒目,而变革的核心,则是那套集成了强大数据分析与回溯功能的“刷脸”系统。它不仅是精准识别身份、杜绝“搭车”的门禁,更构建了动态反馈、智能决策的数据闭环。

      “系统实时统计当日就餐人数,更能深度回溯历史数据,”陈磊介绍,“它能分析不同时段、人群的取餐偏好、高频菜品、剩余情况等,这些精细数据就是后厨的‘指挥棒’。”基于数据回溯和实时分析,食堂能在备餐和供餐中进行动态调控,对连续剩余率高的菜品显著减少备量;对受欢迎菜品增量供应;后厨甚至可“边炒边看”,根据前端取餐速度和预测灵活调整后续菜品份量,力求“人走菜清”。

      “以前总想多尝鲜,现在观念变了,吃好吃饱不浪费才是真‘体面’。”正在就餐的干部李琰说,小勺轻取、按需添饭、“光盘”为荣——在金井镇机关食堂,勤俭节约已内化为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一种由数据智能支撑的新风尚。

      据悉,长沙县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从一粒米抓起,将“过紧日子”思想融入日常。科技赋能效果显著,刷脸系统接入后,依托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回溯能力实现精准供餐,金井镇机关食堂整体餐厨垃圾量下降了近40%。

      技术革新带来的降耗成效更延伸至其他领域。通过实施政府机关大院及市民服务中心片区空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以及对政务中心地下车库照明进行节能改造(更换声控节能灯),长沙县2025年一季度水电总能耗较2024年同期同比下降约6.77%。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和科技赋能,正成为长沙县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坚实支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