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张鋆 通讯员 彭玉洁
当企业代表将“调解为民办实事,化解矛盾暖人心”的锦旗送到长沙县黄兴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手中时,这个基层治理平台,用实践证明了其效能,上交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今年7月28日,湖北通城籍员工李诚的家属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走进试运行不久的黄兴镇综治中心。日前,李诚在辖区某建筑企业宿舍突发疾病送医抢救,家属与企业因医疗费用问题陷入激烈争执。了解情况后,综治中心立即启动“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联动司法所、派出所、驻点律师等力量介入调解。经过5个小时法理相融、情理兼顾的细致工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这起成功的调解,宛如一个微缩景观,清晰映照出黄兴镇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的治理智慧与实效。近年来,黄兴镇凭借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等重大平台的带动,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但发展也带来了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和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的治理新课题。镇党委、政府创新打造综治中心,将服务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用法治网络有效化解基层矛盾。运行半年间,中心累计接待群众231人次,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05件,实现了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黄兴镇综治中心于2024年11月启动建设,布局科学、功能完善,整合了派出所驻点办公室、司法所办公室、律师办公室、星检e站暨兴声心理咨询室、巡回法庭及人民调解室6大核心功能区,联动镇平安法治办、黄兴司法所、黄兴派出所等15个部门协同运作,形成“多部门联动、全流程覆盖”的工作体系。
在人员配置方面,中心创新实施“常驻+轮驻+随驻”人员配置模式:综治、司法、信访部门整建制常驻,保障基础服务持续运行;公安、人社、市监、住建、应急等12个部门每周轮驻,提供专业支持;律师、心理咨询师及行业专家随案随驻,精准化解复杂纠纷。日常配备常驻工作人员4名、轮驻人员2名,随驻力量按需动态调配,真正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事项一窗办”。
“原来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到这儿一次性就解决了,真是方便了我们老百姓!”前来办理纠纷调解的村民李先生满意地说。
依托镇党委制定的《黄兴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运行机制》,中心将受理、分流、调解、回访、考评全流程纳入闭环管理,确保工作留痕、责任到人、流程可溯,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此外,中心还建立了“县级平台交办、派出所警情推送、大厅窗口接件、湘矛调小程序报事、网格日常摸排”五源收集机制,所有信息统一汇入湖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系统,通过大屏分类派单,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律师就在家门口,咨询什么都方便多了。”物流园商户王老板笑着说。
值得一提的是,综治中心将普法教育融入调解全过程,组建律师、社区民警、平安志愿者三支队伍,年均开展“法律五进”活动120场次,覆盖受众1.8万人次。2024年建成的“智多星”法治驿站,已为海吉星物流园2000余户商户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纠纷调处等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红袖标”常态化巡防体系全面对接公安天网42个点位,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镇”。
“看到‘红袖标’在巡逻,我们做生意心里更踏实了。”夜市摊主刘大姐表示。自“红袖标”常态化巡防体系运行以来,全镇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黄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平安黄兴建设,为长沙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今在黄兴镇,“红袖标”与“蓝警灯”交相辉映,这座小镇正在用法治方式描绘基层治理的美好画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