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周刊记者 欧亚琦 陈琪
中非友谊跨越山海,经贸合作潮涌潇湘。6月12日至15日,以“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博览会汇聚中非政府、地方、智库、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53个非洲国家、11个国际组织、27个国内省区市和4700多家中非企业、商协会、金融机构等超3万人参会参展。本届博览会成果丰硕,共签约176个项目,金额113.9亿美元,均超上届;主展馆观展人次突破20万,较上届翻倍,现场成交或意向成交额预计达25亿元人民币。
在本次展会上,长沙经开区10余家企业亮相。其中,不少企业多年深耕非洲市场,已成为中非合作的纽带和撬动更深更广合作机遇的支点。
工程机械是湖南的优势产业。作为深耕非洲市场23载的中国装备制造领军企业,三一集团凭借1053平米的超大室外展区,成为本届博览会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参展商。实际上,自2002年平地机销往非洲摩洛哥,三一集团已与非洲携手走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介绍,截至目前,三一集团在非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200亿元,设备遍及非洲50多个国家。
踏入展区,所有观众便沉浸于三一展场微电网的立体运行场景中:在充满非洲风情的庄园里,三一硅能高效光伏组件铺展出一片连绵的“蓝色海洋”,组成360平米光伏长廊,与三一MBS3762电兔电源车协同运作,并配备采用柴发系统的三一道依茨SYL0213DJ1静音箱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实现三一展场自主供电。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开幕前后,肯尼亚、索马里、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多个非洲国家及媒体代表团纷纷到访三一产业园。6月11日,来自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布隆迪等国的35名非洲记者在中非经贸博览会访湘期间赴三一考察,深入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区,详细了解三一重卡的生产制造流程,并参观了光伏产品陈列区。
此外,展会期间,还有来自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毛里求斯、加纳、莱索托等非洲多国的30余位媒体机构官员和代表参观了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产业园区。津巴布韦广播管理局的福格特·措多多仰望钢铁巨兽般的盾构机,由衷赞叹:“前所未见!如此庞然大物竟能制造出来,中国人民展现的技术与创新,令人震撼!”铁建重工的大国重器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其中,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22%。福格特·措多多表示,希望中国带着更多这样的技术和产品走进非洲,帮助建设道路网络,实现互利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期间,山河智能破碎筛分成套设备成功登陆非洲市场。此批破碎筛分设备生产线,囊括了履带式颚圆筛及柴油移动发电机组四款产品。据悉,在山河智能南非子公司与代理商的共同协作下,实现了由国内工厂负责制造高品质产品、提供专业综合解决方案和现场技术支持,当地子公司做好桥梁和协调,代理商负责客户的开发和商务谈判落地,设备交付后再由工厂提供“保姆式”服务的运作模式。
除了龙头企业的亮相,不少园区中小企业的表现同样抢眼。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常客”,强农机械公司自2019年首届博览会起便积极参与,今年再度以特装展位亮相,公司成套大米加工生产线、砻碾组合米机、农用运输拖拉机等核心产品集中展示,向全球客商呈现“中国智造”在农机领域的创新实力与解决方案。
作为湖南省重点农机出口企业,强农机械立足中、小型粮食加工设备领域,深耕大米加工核心技术。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不断创新的技术,其产品已成功出口至东南亚、非洲、南美、大洋洲及欧洲等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主要针对非洲和发展中国家开发专业性产品。”公司总经理王陆华表示,公司碾米机产品规格齐全,涵盖从每小时处理1吨稻谷到10吨稻谷的各类型号,所加工大米品质上乘,可直接进入超市销售。
湖南剽悍五金有限公司设展E1馆,带来了种类繁多的工具及零部件。剽悍五金是一家集产品研发、制造加工以及销售五金和电气产品于一体的一站式专业公司。公司设立了产品加工和研发中心,公司的主要商标品牌“彪悍”畅销国内外。
湖南星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专用车研发、生产、销售及产业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制造企业,此次携多款经典产品亮相,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星通产品涵盖应急保障类、专用运输类、环境装备类、工程作业类、旅游装备类、特种作业类等300多款专用车产品。
长沙星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聚焦汽车国际贸易,驱动星通汽车稳步走出国门,迈向全球舞台,成功构建工贸一体化模式,实现了生产制造和国际贸易的深度融合。星通拥有国家工信部批准的汽车生产资质及国家商务部授予的汽车出口资质,出口车型涵盖新能源系列轿车、皮卡系列货车、新能源系列客车,以及房车、救护车、清障车、冷藏车、环卫车等众多专用车产品。
浩润集团旗下湖南普佳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携尖端技术与创新成果参展。公司深耕新型储能系统集成及设备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中大型锂电储能电站投建及“光储充检放”智能一体化项目投建,产品矩阵全面覆盖电网级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应用场景,以科技赋能绿色未来。其3GWh锂电池储能模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及系统集成生产线,深度融合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感知系统及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构建起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体系,可实现生产效率、产品精度与能源利用率的三重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园区已印发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到2027年,园区将力争实现年度对非贸易额100亿元,培育对非“走出去”重点企业不少于10家,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不少于5项,推动长沙经开区对非经贸合作水平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